每位女性终将成为一名母亲,
3则故事,3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饱含终为人母的取舍与坚持,
向职场妈妈与准妈妈致敬!
01
二十七八岁的女性本该是魅力四射,意气风发。而她却被跳槽搞得心灰意冷。
朋友A,北京3年快消行业公关一枚,身高168,面容姣好,211毕业。知道我在人力资源行业,找我要了些行业薪酬报告,又咨询了一些招聘问题。我打趣道“难道要转行HR了?”她告诉我不是,而是最近已经从北京离职,为了男友来上?葱碌幕。她心灰意冷向的诉说了近几次的面试经历,原以为3年的同岗资历+26岁的黄金年龄跳槽会易如反掌,没想到26岁却成了她最大的绊脚石。
面试3家公司,3家都问了同一个问题“有没有男朋友”;2家问了“几年内有婚育计划”;1家企业委婉的表示了已婚已育优先的意向。听了她的诉说,我是一阵惊愕,职场歧视的情况虽有,但“设防”如此严密着实令人惊叹。只能安慰道“这样的企业,不去也罢!”
我理解企业的忧虑,招聘不易,好不容易招到人,刚做半年结婚了,刚满一年怀孕了。从孕检假到产假,再到哺乳假,前前后后将近一年,你的工作交接给谁?再招一个又是成本。但也请企业正视问题,结婚生育是每位女性的权利和必然经历。
02
第二则故事算是A跳槽失利的后续发酵,本着助人为乐的原则,将A的消息分享给了几位在沪的同学(都是与A互相熟识的人),希望大家帮着留意机会。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炸了……
B:单位提拔干部,工作一直深受赞赏的她因为处在育龄,领导认为她可能会生孩子,提拔了一个年轻小伙子。
一位HR朋友附和:“最近老板找我谈话,示意公司招聘尽量少招女的,而且要我打探哪些现聘女员工有生育打算,特别是想要生育二孩的。”目前看来,就连已经就业的女性也受到了“二孩”政策的牵连。
在职场上,对于女性的歧视往往和生育有关。但为什么企业认定一名怀孕或者产后的妈妈在职场上表现会大打折扣呢?
突然想起这样一位女性,在孩子2岁时她选择跳槽放弃了稳定安逸的工作,当我问及原因时她说“孩子现在已经满2岁了,想要为了她挑战一下自己,我不想在女儿童年的时候就认为女人是一个柴米油盐的家庭式角色,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她一个榜样。”
当一个女人成为一名妈妈,不会使她变得慵懒,反而会让她会变得强大,因为,她希望可以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和最优秀的榜样。
03
第三则故事是一部日剧《营业部长吉良奈津子》,讲述的是女人产后回归职场,但是家庭、事业各种问题矛盾一一爆发,她一边直面问题,一边为家庭事业两全其美而奋斗。
女主曾经事业有成,是广告届的创意女王,获奖无数、潇洒漂亮。在休了3年的产假以后,心系事业的女主如期回归(日本的产假最多可以休3年),然而却没能回到之前的岗位,而是被公司安排到营业部担任部长。工作中女主不仅要应酬客户还要应对上司和下属的小心思,生活中,丈夫认为照顾孩子是女人的事情,对她满腹抱怨,婆婆也觉得她不顾家,不是个好儿媳。
剧中有句台词,是女主的下属评价她的:她真是个事业和家庭都想要的贪心女人。
呵呵,说好的男女平等呢?为什么男人结婚生子等于事业家庭双丰收,女人结婚生子就要放弃自由生活的权利呢?
社会赋予女性的压力是双重的,一面要求女性独立自主,一面要求女性相夫教子。
可现实环境中对女性工作者的种种“歧视“,又如何让优秀的女性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作为一名女性,想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并没有错,但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家庭中,作为伴侣的另一半首先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为妻子分担家庭压力。作为用人单位,企业同样应给予女性相应的尊重与平等对待。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女性自身的转型,家庭的确重要,但不要让家庭束缚了自己,为家庭付出的同时更好的充实自己,勇于尝试,不去拼搏,你怎么能知道你可以活的多美丽。
用《欢乐颂》中的一句话送给所有拼搏在职场与家庭的女性们“你值得拥有最好的”!